喜雪三首

朔吹号寒振九关,滕神剪水下人间。
琼葩乱发庭前树,皓鹤群飞海上山。
书幌不须银烛照,钓船披得玉蓑还。
拥炉兀坐无佳句,对著梅华益厚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雪三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介绍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1. 创作背景: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以辞藻华丽、意境深远著称,擅长诗歌的抒情与描写。《喜雪三首》创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当时李商隐任秘书省正字,在长安任职。这首诗反映了他对于自然景象的独特感悟,以及对于季节变化的情感体验。

  2. 内容解析

  • 《喜雪三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景的美丽和壮阔。其中“朔吹号寒”与“滕神剪水”等诗句生动地展现了冬日里雪花飘落的景象,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 诗中的“班扇慵裁素,曹衣讵比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内心的宁静。同时,“鹅归逸少宅,鹤满令威家”等句则运用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 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诗人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如“人疑游面市,马似困盐车”等句子,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这种表达不仅展示了诗人敏锐的社会观察力,也增加了诗歌的思想深度。
  1. 艺术特色
  • 《喜雪三首》在语言运用上极为讲究,既有华丽的辞藻,也有简洁有力的表达。例如,“琼葩乱发”、“皓鹤群飞”等意象的使用,不仅美化了画面,也增添了诗意和想象。
  • 诗歌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情感起伏有序,能够很好地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引发共鸣。

李商隐的《喜雪三首》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篇,更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古典文学的艺术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