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相方承宠渥新,那堪鵩鸟集承尘。
文章功业成千古,台阁丝纶少一人。
慷慨谁论天下事,凄凉空忆梦中身。
向时谈笑皆陈迹,惟有临风泪满巾。
王一宁学士哀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一宁学士哀挽》是明代著名诗人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用以表达对已故友人王一宁的深切缅怀和哀悼之情。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于谦紧密相关。《王一宁学士哀挽》不仅是一首文学佳作,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及人物的精神境界。
诗中的“内相方承宠渥新”描绘了王一宁生前受到的极高恩宠,这体现了当时朝廷对他的重视和信任。然而,接下来的句子“那堪鵩鸟集承尘”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哀的情感,因为这样的宠爱往往伴随着潜在的危机和不幸,暗示着王一宁可能因为某些原因突然去世,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让诗人感到无比悲痛。
诗中“文章功业成千古,台阁丝纶少一人”反映了王一宁在文学和政治上的卓越成就。他的这些成就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但他的离世却使得这些辉煌的成就无法继续传承下去。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个人才华的重要性,也强调了无常的命运给人们带来的遗憾和失落感。
诗歌中的“慷慨谁论天下事,凄凉空忆梦中身”表达了诗人对于王一宁生前活跃于政治事务的感慨。他的离去使得那些曾经与他共商国是、共度时艰的朋友们失去了一位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人。这里的“慷慨”指的是王一宁生前的雄辩口才和坚定信念,而他“凄凉空忆梦中身”则透露出深深的怀念和哀伤。
诗的结尾“向时谈笑皆陈迹,惟有临风泪满巾”深刻地揭示了诗人面对逝去的朋友时的复杂情感。昔日的欢声笑语已经成为过往的记忆,而唯一不变的是对这位朋友深深悼念的心情。这里的“临风泪满巾”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悲伤中仍保持尊严,不愿表露脆弱的情绪。
《王一宁学士哀挽》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是对一个时代的记忆,对一位伟大学者的缅怀,更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哲学思考。通过这首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风范以及对友情和忠诚的极致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