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亭卷二首

丹成随处是仙家,何必蟠桃万树花。
叠膝茅亭心似水,流光满目绚丹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栖霞亭卷二首(其二)》是明代诗人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更为详尽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明代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在诗歌创作方面,他同样展现了卓越的才华,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1. 作品原文
  • “叠膝茅亭心似水,流光满目绚丹霞。”这是《栖霞亭卷二首(其二)》中的两句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意境。
  1. 整体翻译
  • 整首诗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超然境界的追求。
  1. 词句注释及白话翻译
  • 叠膝茅亭心似水:形容心境平静如水,不为外物所动。
  • 流光满目绚丹霞:形容时间流逝,眼前景色如同绚丽的丹霞一般。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生活环境或个人经历有关。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试图表达内心的平和与超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名家点评
  • 对于这首诗的评价,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普遍认为,于谦的诗歌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能够很好地捕捉到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以此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1. 轶事典故
  • 在研究于谦的文学作品时,还可以查阅一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这些内容往往能够为理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提供额外的视角。
  1. 作品赏析鉴赏
  • 通过对《栖霞亭卷二首(其二)》的赏析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艺术风格。同时,也可以从中领悟到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栖霞亭卷二首(其二)》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于谦生活哲学和艺术追求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