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老婢

吾家有老婢,行年近五十。
虽云极丑陋,所幸少过失。
我昔少年时,垂髫发如漆。
锐意取功名,辛苦事纸笔。
双亲命老婢,给使读书室。
余时方气刚,未知抚爱术。
斯须不如意,骂詈信口出。
老婢受不辞,未始怨且泣。
我壮忝科名,旋登显要职。
老婢亦欣慰,且言所愿毕。
家人自南来,致意我家室。
此意久未报,吾心恒郁郁。
作诗寄所怀,相见应有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老婢》是明代诗人于谦创作的一篇诗歌作品。在这首诗中,于谦回顾了与他的一名老婢的往事,表达了对这位老婢深深的怀念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和背景介绍:

  1. 作者介绍:《忆老婢》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是明代的一位知名官员和文学家。他在明朝永乐至正统年间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以直言进谏、力排众议著称。

  2. 原文欣赏:《忆老婢》的原文如下:吾家有老婢,行年近五十。虽云极丑陋,所幸少过失。我昔少年时,垂髫发如漆。锐意取功名,辛苦事纸笔。双亲命老婢,给使读书室。余时方气刚,未知抚爱术。斯须不如意,骂詈信口出。老婢受不辞,未始怨且泣。我壮忝科名,旋登显要职。

  3. 创作背景:于谦作为一位有着丰富政治经验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人,其作品中往往蕴含着对生活的感悟和个人经历的反思。《忆老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中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普通女性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地位。

  4. 艺术特色:《忆老婢》以其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老婢的形象,同时通过对比自己年轻时的志向与现实生活的矛盾,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感慨以及对老婢默默无闻付出的敬意。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忆老婢》不仅是于谦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它让人们看到了历史长河中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以及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敏锐的社会观察能力,也成为了研究明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