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盖入侍

绛炬光繁晓漏催,九天春色动蓬莱。
旌旗并拂星河入,剑佩齐冲月雾来。
步辇乍停仙乐引,侍臣先睹圣颜开。
私惭衮职虚何补,长傍炉烟候曲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华盖入侍》是明代尹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朝政景象。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绛炬光繁晓漏催,九天春色动蓬莱。
    旌旗并拂星河入,剑佩齐冲月雾来。
    步辇乍停仙乐引,侍臣先睹圣颜开。
    私惭衮职虚何补,长傍炉烟候曲台。
  2. 内容赏析
  • 首联:“绛炬光繁晓漏催,九天春色动蓬莱。”这两句通过“绛炬光繁”与“晓漏催”描绘出早晨时分宫廷中灯火辉煌、钟声悠扬的景象,而“九天春色动蓬莱”则表达了皇帝驾临带来的国泰民安和万物复苏的生机。
  • 颔联:“旌旗并拂星河入,剑佩齐冲月雾来。”这两句用“旌旗”、“剑佩”象征朝廷的威严与神圣,同时也形容了朝臣们随着皇帝的步辇而齐聚的盛大场面。这两句不仅生动形象,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及其政治抱负。
  • 颈联:“步辇乍停仙乐引,侍臣先睹圣颜开。”这两句描绘了皇帝銮驾暂停时,宫廷中响起仙乐的场景,以及众多侍臣首先看到皇帝圣容的情景,展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君臣间的和谐关系。
  • 尾联:“私惭衮职虚何补,长傍炉烟候曲台。”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地位低下、无法直接参与朝政的无奈和辛酸,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职责的认识以及对现实的一种感慨。
  1. 创作背景
  • 作者简介:尹台,明朝人,具体生平事迹不详,但根据《明史》等资料记载,其诗作在当时颇有影响。
  • 创作时间:关于《华盖入侍》的创作年份,由于缺乏直接证据,只能依据其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推测大致为明代时期的作品。
  1. 主题思想
  • 国家兴衰:通过描述皇帝的驾临和朝政的盛况,反映了当时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
  • 君臣关系:诗中通过侍臣与皇帝的互动,展示了君臣之间和谐共治的理想状态。
  • 社会风貌: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间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全诗以“绛炬”、“旌旗”、“剑佩”、“步辇”等具象事物为载体,巧妙地构建了一幅宏伟的宫廷画卷。
  • 辞藻华丽:诗句中大量使用了如“九天春色动蓬莱”等华丽辞藻,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 结构严谨:诗的结构紧凑,前后呼应,层次分明,展现了诗人较高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技巧。

《华盖入侍》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还是一个充满艺术魅力的古典诗歌佳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主题思想,成为研究明代文学和政治的重要文献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