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太安人寿词

华发金钿相映清,仙闱彩服拜长生。
蜀中自昔称尧叟,洛下于今识彦明。
向日萱花能媚晚,经冬桂树独含荣。
霜丛满院吟慈竹,并作缑笙引凤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杨太安人寿词》是明代尹台创作的一首词,以表达对人生和长寿的感慨。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尹台,字崇基,号洞山先生,生于明嘉靖年间,卒于万历时期。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人物,曾历任编修、国子司业等职,后转任南京祭酒,并在将行前劝止严嵩不害杨继盛。他的文学造诣深厚,著有《洞农堂集》。
  2. 词作原文:《杨太安人寿词》华发金钿相映清,仙闱綵服拜长生。 蜀中自昔称尧叟,洛下于今识彦明。 向日萱花能媚晚,经冬桂树独含荣。 霜丛满院吟慈竹,并作缑笙引凤声。
  3. 词作赏析:在这首词中,尹台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本人及其时代背景。其中“华发金钿相映清”描绘了作者年老的形象,而“蜀中自昔称尧叟,洛下于今识彦明”则表达了对于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当代贤士的赏识。此外,“向日萱花能媚晚”,“经冬桂树独含荣”分别描绘了自然界中植物的不同状态,寓意着生命的不同阶段和岁月的更迭。“霜丛满院吟慈竹,并作缑笙引凤声”则通过慈竹和缑笙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音乐美的赞赏。
  4. 文学价值:尹台的《杨太安人寿词》不仅在内容上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具有较高的水平。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怀的描绘,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感情和高超的艺术修养。
  5. 影响评价:尹台的《杨太安人寿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作为明代的词作,它不仅展示了当时的文人风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情和思想潮流。

尹台的《杨太安人寿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人们深入研读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