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发金钿相映清,仙闱彩服拜长生。
蜀中自昔称尧叟,洛下于今识彦明。
向日萱花能媚晚,经冬桂树独含荣。
霜丛满院吟慈竹,并作缑笙引凤声。
杨太安人寿词
华发金钿相映清,仙闱彩服拜长生。
蜀中自昔称尧叟,洛下于今识彦明。
向日萱花能媚晚,经冬桂树独含荣。
霜丛满院吟慈竹,并作缑笙引凤声。
【注释】
- 华发金钿:指头发已经斑白如金色的钿(一种首饰)。
- 仙闱:指神仙所居之处。
- 蜀中:指四川地区。
- 舜叟:指尧舜时代的智者,此处以之比喻杨太安人。
- 洛下:指洛阳,古时洛阳为天下之中,有“天下之中”之意。
- 彦明:贤明的人,此指作者本人。
- 萱花:即忘忧草,相传可以驱除烦恼。
- 经冬:过了冬天。
- 霜丛:指霜打后的竹子丛生的样子。
- 缑笙:传说中的乐器名,此处可能指吹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寿词,主要表达了对杨太安人的祝福和敬意。
首句“华发金钿相映清”,描绘了杨太安人华发的金色装饰与银白色的发丝相互映衬,显得格外清新脱俗。这一句不仅赞美了杨太安人的外貌之美,更隐含了对其智慧与品德的赞赏。
第二句“仙闱彩服拜长生”,则是对杨太安人的赞美之词。他如同仙人一般,拥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同时,也表达了对杨太安人长寿的美好祝愿。
接下来的句子“蜀中自昔称尧叟,洛下于今识彦明”,是对杨太安人历史地位的肯定。在四川地区,人们自古以来都尊称他为“尧叟”;在洛阳这个地方,人们都认识并尊敬他为“彦明”。这不仅是对杨太安人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也表达了对其贡献的认可。
接着的“向日萱花能媚晚,经冬桂树独含荣”,则是对杨太安人不同经历的生动描绘。无论是春天阳光下的萱草还是冬天寒风中的桂树,都在不同的环境下展现出了独特的美。这既体现了杨太安人的坚韧不拔,也展示了其淡泊名利的品质。
最后两句“霜丛满院吟慈竹,并作缑笙引凤声”,则将杨太安人的形象进一步升华。霜打的竹林中,传来了笛声悠扬,仿佛在引导着凤凰飞翔。这不仅是对杨太安人艺术才华的称赞,也是对他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的高度概括。
这首诗通过对杨太安人外貌、品质、经历以及艺术才华的赞美,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敬仰和祝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