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秀出九江水,揽结天池翠几重。
万壑云开青锦绣,千峰日照紫芙蓉。
危林袅雾晴兼合,飞瀑垂虹断忽逢。
北望长安欣在目,朝氛莫遣蔽高舂。

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四年(755)春游庐山时所作,题为《登庐山天池寺》。

首句“匡庐秀出九江水”,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匡庐”是庐山的古称,这里用它来指代庐山。

第二句“揽结天池翠几重”,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赞美。“揽结”意为拥抱、抓住,形容庐山的美丽令人难以忘怀;“天池”指庐山的湖泊,“翠几”即青翠的山色。

接下来的两句“万壑云开青锦绣,千峰日照紫芙蓉”,进一步描绘了庐山的壮观景色。“万壑”指连绵不绝的山谷,“云开”意为云散,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青锦绣”比喻庐山的山水如同精美的锦缎一样绚丽多彩;“紫芙蓉”指山花,这里用来象征山峰的美丽。

第四句“危林袅雾晴兼合”,描述了庐山上树木茂盛、云雾缭绕的景象。“危林”指险峻的山林,“袅雾”意为轻雾缭绕;“晴兼合”意为晴空万里,与轻雾交织在一起。

第五句“飞瀑垂虹断忽逢”,描写了瀑布如丝如练,悬挂在山间的情景。“飞瀑”指水流飞泻而下形成的瀑布,“垂虹”指像彩虹一样的瀑布;“断忽逢”意为突然遇到,形容瀑布的壮美让人惊叹。

第六句“北望长安欣在目,朝氛莫遣蔽高舂”,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忧患之情。“北望长安”指遥望着远方的京城长安;“欣在目”意为心中充满希望;“朝氛”指朝廷的腐败现象;“莫遣蔽高舂”意为不要让这些邪恶的东西遮蔽了我们的理想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