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若观海,茫洋焉所求。
士有忠信质,譬涉得巨舟。
挂帆万里远,何意棹安流。
望望蓬莱岸,咫尺烟云收。
士学诚亦然,佻巧徒虚沤。
孙生茕实者,质与道为谋。
陪雍听朱瑟,忽尔逾十秋。
摄袂升我堂,故情感敝裘。
论摧对寒景,今古入冥搜。
吾衰志安骋,得汝心先遒。
愿言驾轻筏,共戏三神洲。

诗句翻译:

  1. 学道若观海,茫洋焉所求。
  • 译为:“学问如同观赏大海,茫茫的海洋中我寻求什么?”
  • “学道”指的是追求学问或学术,“观海”比喻学问之广博与深邃。
  1. 士有忠信质,譬涉得巨舟。
  • 译为:“那些忠诚正直的人就像渡过大海的巨船。”
  • “士有忠信质”描述的是具有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的人。
  • “譬涉得巨舟”则比喻这些人如同乘坐着巨大的船只在广阔无垠的海面上航行,象征着他们能够驾驭困难,勇往直前。
  1. 挂帆万里远,何意棹安流。
  • 译为:“扬帆远航,万里之外,但为何只希望水流平稳呢?”
  • “挂帆万里远”形容旅途遥远,需要依靠风力行驶。
  • “何意棹安流”则表达了对平稳水流的向往,暗示了内心的不安和期待。
  1. 望望蓬莱岸,咫尺烟云收。
  • 译为:“望着那蓬莱仙山的岸边,仿佛距离很近,但云雾缭绕,难以触及。”
  • “蓬莱”是中国神话中的仙山之一,常被用来象征理想或美好的地方。
  • “咫尺烟云收”则形容虽然距离很近,但实际上却很难接近。
  1. 士学诚亦然,佻巧徒虚沤。
  • 译为:“学者如果只是追求表面的华丽,那么他们就像水中的浮泡一样,毫无意义。”
  • “士学诚亦然”指出了学者们应该追求真实、深刻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外表的光鲜。
  • “佻巧徒虚沤”则是批评那些只追求表面技巧而不注重实质内容的人,认为他们如同水中的泡沫,没有实际价值。
  1. 孙生茕实者,质与道为谋。
  • 译为:“孙生是一个质朴实在的人,他的行为都与道德相符。”
  • “茕实者”指的是孤独而真诚的人。
  • “质与道为谋”强调了质朴和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1. 陪雍听朱瑟,忽尔逾十秋。
  • 译为:“我陪同你一起参加音乐盛会,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年。”
  • “雍”可能是指某个盛大的音乐活动或节日。
  • “朱瑟”是一种古代弦乐器,这里指代音乐。
  • “忽尔逾十秋”表示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十年。
  1. 摄袂升我堂,故情感敝裘。
  • 译为:“你穿着破旧的皮衣来到我的家,让我想起了过去的岁月。”
  • “摄袂升我堂”描绘了你的到来,带来了一种怀旧的情绪。
  • “故情感敝裘”意味着你的到来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情感,让旧日的记忆重现眼前。
  1. 论摧对寒景,今古入冥搜。
  • 译为:“我们在辩论中面对寒冷的景象,仿佛进入了历史的长河。”
  • “论摧对寒景”描述了辩论时的气氛和场景。
  • “今古入冥搜”则比喻历史像黑暗中摸索一样,充满了未知和神秘。
  1. 吾衰志安骋,得汝心先遒。
  • 译为:“我现在年纪大了,志向不再高远,但你的心意却让我感到振奋。”
  • “吾衰志安骋”表明了自己的心境发生了变化,不再追求高远的目标。
  • “得汝心先遒”则表示你的心意让你感到振奋,可能是因为对方的某种特质或者行为。
  1. 愿言驾轻筏,共戏三神洲。
  • 译为:“我愿意像驾驶轻快的小舟一样与你同行,在这三神的土地上游玩。”
  • “愿言驾轻筏”表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旅行愿望。
  • “共戏三神洲”则意味着共同探索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