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岳二首

峻岳高攒海甸标,霞光千里荡扶摇。
为寻古帝登封迹,来赴真仙汗漫招。
缥缈孤阴生大野,虚无灵气变丛霄。
金绳玉检从谁问,独立高丘记往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泰岳二首》是宋代著名的诗人陈梦良创作的一组诗,其中第一首表达了诗人在攀登泰山时所感受到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以下是对这组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陈梦良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创作风格和技巧在当时都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他的诗歌多以描写自然景观为主,善于通过景物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思想。《登泰山二首》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1. 诗意解析
  • 在《登泰山二首》中,首首诗都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深刻的哲理思考。首句“朝登泰岳望蓬莱”,描绘了诗人早晨登上泰山,远眺那令人神往的蓬莱仙境的情景。这里的“蓬莱”是指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美好和理想的追求。
  • 第二句“晚带斜阳兴未回”,则写出了夕阳西下时,诗人仍然意犹未尽地站在山上,不愿离去的情感。这里的“兴未回”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 第三句“一路草香都是药”,则进一步展现了泰山的自然美。这里的草香象征着生命的力量,而草则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通过这种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 第四句“千林树老尽生苔”,则是对泰山上古老树木的描述。苔藓的生长代表了岁月的流转和时间的变迁,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 最后两句“浮云似水流将去,怪石如人立起来”,则通过对泰山上的云雾和怪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深刻理解。这些自然元素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和有趣。
  • 最后一句“等闲休上舍身台”,则是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这里的“舍身台”是泰山上的一个著名景点,象征着牺牲和奉献的精神。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精神的追求和向往。
  1. 艺术特色
  • 《登泰山二首》在语言运用上也很有特点。诗人使用了丰富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的语言既富有美感又富有哲理。
  • 在结构上,这首诗也颇具特色。它采用了传统的四言诗形式,但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这种结构使得整首诗既有整体的和谐统一,又有局部的丰富多样。

《登泰山二首》不仅是一首赞美泰山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人生诗篇。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