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宪墓

汉季多高贤,黄生多淑妙。
白璧出尘椟,群琛仰孤照。
伟哉弱冠年,名流屈乃少。
泛滥赴深陂,清浑同涵抱。
所悲朗粹质,中陨沉灵曜。
虽寡河汾撰,不殊广川调。
我行历楚墟,问道回山峤。
侧思千载人,悽恻墓常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宪墓》是一首由明朝诗人顾璘创作的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顾璘,字华玉,号东桥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官吏和文学家。他是“金陵三俊”之一,与陈沂、王韦并称,后来被称为“四大家”。
  1. 诗歌原文
  • 尔年昔不永,尔逝犹存。
  • 英英弱冠子,谁遽探清浑。
  • 广哉郭有道,成美由片言。
  1. 诗歌翻译
  • 当年你英年早逝,但你的精神永存。
  • 英俊年少的儿子,谁能探索你的清高和深沉?
  • 广褒的郭氏,成就了美德,全凭一句话。
  1. 诗意解析
  • 此诗表达了对黄宪高尚品质的敬仰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漠。诗中“当年自无营,千古如识面”展现了黄宪的无私与永恒,而“安用金石坚,始知仪秦贱”则对比了金石之坚与仪秦之辈的卑微,突显了黄宪精神的可贵。
  1. 作品影响
  • 《黄宪墓》不仅是对黄宪个人品质的赞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道德和理想的追求。顾璘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脱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层面的价值观。

《黄宪墓》不仅是一首表达对黄宪人格魅力敬仰的诗歌,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高尚情操的推崇。这首诗通过对黄宪墓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价值,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启示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