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钱塘潮送王缮部赴浙江分司

燕京八月风呼号,枯桑古柳纷飘摇。
茫然送客感秋思,万里忽忆钱塘潮。
钱塘潮势秋中盛,家家看潮箫鼓竞。
星向海门转玉衡,月当天峤悬冰镜。
冰镜玉衡寒荡摩,江光潮气横天河。
空迎登丘望远海,安得挂席浮长波。
羡君白舫乘秋风,南眺钱塘烟雾中。
想归帝阙夸奇览,定赋观潮大海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钱塘潮送王缮部赴浙江分司》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钱塘江上潮水涨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

首联“钱塘湖口涛声壮,白帝城头月色清。”开篇便描绘了钱塘江口的壮丽景色和白帝城的宁静月光。这两句诗通过对钱塘江口和白帝城的描述,为后续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宽广、深远的背景,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领悟。

颔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继续描写钱塘江上的景色,从孤山寺出发,经过贾亭,直到江面刚刚平静下来,云彩也显得低垂。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了钱塘江上的美丽与宁静。

颈联“雷声轰隆震乾坤,潮来潮去皆成空。”则是对钱塘江潮汐的进一步描绘。这里,诗人将钱塘江潮比作雷霆之声,震撼天地;而潮起潮落之间,却又如同空无一物,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这种夸张的艺术手法,既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然现象的深入思考。

尾联“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他想要借助梦中的力量,穿越吴越之地,与友人一同欣赏镜湖的月色。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钱塘江口的壮丽景色和潮汐的神奇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唐代文学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