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馆中夜坐

独坐燕南馆,桃灯坐自深。
还家游子路,去国迩臣心。
落月征车动,寒霜客袂侵。
陆沉非避世,吾道在云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新城馆中夜坐》是明代于慎行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燕南馆的夜晚独坐时的情感和心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作者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简介
  • 于慎行(1549-1623),字可远,号观乐先生,明代文学家、史学家。他出生于浙江绍兴,是“后七子”之一,与李攀龙、谢榛等人共同倡导文学复古运动。其诗作多以五言律诗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1. 诗歌原文与解析
  • 首联“独坐燕南馆,桃灯坐自深。”: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燕南馆中的情景,通过“桃灯坐自深”,暗示着夜色已深,诗人的心情也随着夜色变得深沉。
  • 颔联“还家游子路,去国迩臣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还家游子路”指的是诗人回到家乡的路途,而“去国迩臣心”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 颈联“落月征车动,寒霜客袂侵。”:描述了夜晚的景象和诗人自身的感受。月光下,诗人乘坐的马车行驶在道路上,感受到了寒冷的霜气,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
  • 尾联“陆沉非避世,吾道在云林。”:表现了诗人对于避世的态度以及坚持自己信仰的决心。虽然身处于政治动荡的时代,但诗人并未选择逃避,而是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如同生活在“云林”一样。
  1. 作品鉴赏
  • 《新城馆中夜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
  • 在明代,由于政治斗争的激烈和文人地位的不稳定,许多文人选择了隐逸或归隐的生活态度。而于慎行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逆境但依然坚持原则和追求理想的精神风貌。

《新城馆中夜坐》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五言律诗,它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和丰富情感的作品,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对于喜爱古代诗词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值得细细品味的对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