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绝顶对酒

茫茫今古事,欲问岱君灵。
汉柏虚称观,秦松枉勒铭。
此生游已倦,何地酒能醒。
杖底千峰色,依然未了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泰山绝顶对酒’是一首古诗词,作者是于慎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介绍
  • 于慎行,字可进,号无垢居士,明朝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作品以典雅著称,尤以其历史考据和诗歌见长。他的许多作品被后世传诵,其中《泰山绝顶对酒》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 该诗作体现了于慎行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诗人在泰山顶上饮酒时的心境,以及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1. 诗词原文
  • 茫茫今古事,欲问岱君灵。
  • 汉柏虚称观,秦松枉勒铭。
  • 此生游已倦,何地酒能醒。
  • 杖底千峰色,依然未了青。
  1. 诗词解析
  • 首句“茫茫今古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
  • “欲问岱君灵”中的“岱君”指泰山,而“灵”则是指山的神性,诗人试图探寻泰山的神秘力量。
  • “汉柏虚称观”与“秦松枉勒铭”,这两句可能暗指的是泰山上的历史遗迹或传说中的建筑,但具体含义需结合历史文化背景解读。
  • “此生游已倦”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感到疲惫的情绪,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经历的回顾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 “何地酒能醒”可能指的是在某个特定的场所,如某个山顶,能够让人暂时忘却烦恼,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 最后两句“杖底千峰色,依然未了青”则是诗人对于大自然美景的赞叹,强调了泰山的自然之美是永恒的主题。

《泰山绝顶对酒》不仅展示了于慎行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还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的崇拜和对历史的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