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今古事,欲问岱君灵。
汉柏虚称观,秦松枉勒铭。
此生游已倦,何地酒能醒。
杖底千峰色,依然未了青。
《泰山绝顶对酒》是一首描绘泰山美景与诗人游历疲惫之情的诗作,其原文如下:
茫茫今古事,欲问岱君灵。
汉柏虚称观,秦松枉勒铭。
此生游已倦,何地酒能醒。
杖底千峰色,依然未了青。
译文:
在泰山极顶面对美酒之时,心中充满了对历史的种种感慨。想要向泰山之神提问,但似乎无人能够回答我。眼前的汉柏虽然名副其实,却无法让我真正感受到它的壮观。那些刻在秦松下的名字,如今看来也不过是一场空。这一生的游历已经让我疲惫不堪,不知何处的酒才能让我恢复清醒。只有脚下那千百座山峰的颜色,依然是那么翠绿,仿佛还带着未完的青翠。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绝顶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沉思。诗句中的“汉柏虚称观”和“秦松枉勒铭”反映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无奈和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而结尾处,“杖底千峰色,依然未了青”则表达了一种对永恒不变之美的向往和追求。全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是古代诗歌中难得的佳作。
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和赏析,我们不难发现于慎行在创作这首诗时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他通过描绘泰山的自然景观,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历史和宇宙的思考。这种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表达,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精神的抒发和人生的感悟。
于慎行的诗歌还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独特风格——山水诗。山水诗以描绘自然山水为主要内容,通过山水之间的对比和联系,表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而于慎行的诗歌则将山水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使得山水诗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他的诗歌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更让人感受到了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泰山绝顶对酒》是于慎行的一部杰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述和深刻思考,还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