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散朱华,吐艳为谁芳,不采当柰何。
折杨柳,不畏秋浦空,愿得在欢手。

【注释】:

  1. 四时折杨柳歌:这是一首乐府诗,内容多咏叹离别之情。“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也泛指一年中的时间。“折杨柳”是古乐府曲名。“歌”,就是歌唱的意思。
  2. 其二:是说在《四时折杨柳歌》中的第二首。《四时折杨柳歌》共有四首,此为第二首。这首诗写的是女子对男子的眷恋之情。
  3. 芙蓉:荷花。“散朱华”,意思是荷花盛开,颜色鲜艳。“吐艳”,是指花吐露艳丽的颜色。“芳”,这里指香气、芳香。“当奈”,即“奈何”。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柰何”,就是无可奈何的意思。
  4. 不采:即“何不摘”。
  5. 秋浦:地名,在今安徽境内。
  6. 欢手:即“手”。
    【赏析】:“芙蓉散朱华,吐艳为谁芳,不采当柰何。”此句是第一联。上句以荷花比喻女子;下句以“当奈”一词来表达女子内心的无限愁苦,无可奈何。这两句诗,用荷花比女子,形象生动。“散朱华”与“吐艳”相照应,写荷花盛开时,红红的花瓣犹如繁星般点缀于碧绿的荷叶之上,美丽动人。而“吐艳芳”三字则描绘了荷花那娇美的身姿和芬芳的气息,令人陶醉。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荷花的美丽,又烘托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不畏秋浦空,愿得在欢手。”此句为第三联。“折柳”二字点明了季节与环境,同时也暗示了离别之意。而“杨柳”又常常被用来象征别离之情。所以这里的“折杨柳”并非真的要折断杨柳枝条,而是要表达女子对离去男子的依恋之情。“秋浦空”三字描绘了秋日的景色,一片空旷凄凉。然而,这并没有让女子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助,反而让她更加坚定地希望与心爱的人重逢。最后一句“愿得在欢手”,更是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强烈渴望——她多么希望能够再次与心爱的人在欢声笑语中相聚。这一句诗不仅展现了女子的痴情与执着,更凸显了她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