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冰雪满,游子去何之。
长揖云中幕,高谈邺下诗。
西园飞盖夜,北塞勒铭时。
回首秋山赏,能忘桂树枝。
送张就山西游赵国及赴萧大司马之召
介绍
《送张就山西游赵国及赴萧大司马之召》是明代诗人于慎行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述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从创作背景来看,此诗作于明代隆庆二年(1568年),诗人于慎行因进呈《谷城山馆诗集》受到赏识而官至礼部尚书。这种身份的转换可能使他在政治与文化两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
在艺术特色上,此诗采用了典型的五言律诗形式,结构严谨,音节和谐。诗句“关河冰雪满”描绘了北方边塞严寒的景象,表达了旅途艰险和离别的不舍。接着,“长揖云中幕”和“高谈邺下诗”,则展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高雅的文艺追求。诗中的意象如“西园飞盖夜”和“北塞勒铭时”,不仅富有画面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高度的审美情趣。最后一句“回首秋山赏,能忘桂树枝”,更是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形成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从文学价值角度来看,该诗不仅是于慎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明代诗歌发展的重要文献。它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高谈邺下诗”,不仅显示了诗人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诗词创作的热情与追求。
从历史意义的角度来看,此诗的创作年代恰逢国家动荡不安之际,诗人通过诗歌抒发了对国事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明朝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还可以深入探讨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送张就山西游赵国及赴萧大司马之召》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佳作,也是了解和研究明代诗歌发展、文人生活以及历史文化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全面地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