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亦有地行仙,击壤升平近百年。
三代遗恩身自遇,五朝旧事口能传。
登山时复抛邛杖,对酒犹能醵社钱。
十载松楸成远恨,歌逢棠棣转悽然。
寿伯父九十赐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伯父九十赐爵》是明代诗人于慎行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下面对这首诗的具体内容展开介绍:
诗歌原文:田家亦有地行仙,击壤升平近百年。三代遗恩身自遇,五朝旧事口能传。登山时复抛邛杖,对酒犹能醵社钱。十载松楸成远恨,歌逢棠棣转悽然。
诗歌赏析:此诗以田家为背景,通过描绘田家的生活场景来表达对伯父九十岁寿辰的喜悦之情。诗中“田家亦有地行仙”意味着即使是农民也能享有如同仙人一般的生活,这反映出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赞美。接下来,诗人通过“击壤升平近百年”表达了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而“三代遗恩身自遇,五朝旧事口能传”,则展现了家族的荣耀以及历史的深厚积淀。
艺术特色:《寿伯父九十赐爵》在艺术上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感人,读来令人回味无穷。其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登山时复抛邛杖,对酒犹能醵社钱”,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态度——随遇而安、乐观豁达。最后,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自豪感,充分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修养。
历史意义: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明代社会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同时也能体会到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学地位:《寿伯父九十赐爵》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财富。
《寿伯父九十赐爵》作为明代诗人于慎行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是一首反映当时社会风貌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散文诗。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