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鳌山恭纪

别苑春宵翠殿开,华灯宝炬满蓬莱。
花分火树千枝落,星转璇仪万象回。
九陌香尘随地合,六宫歌管自天来。
恭逢玉烛均调日,愿取三山作寿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苑鳌山恭纪》是唐代诗人于慎行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通过描绘春天夜晚的景致,展现了一种盛世太平的景象。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于慎行,唐代著名诗人之一,其诗作风格清新,语言流畅,善于用词造句,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风貌,还体现了文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2. 诗歌原文:《西苑鳌山恭纪》原文为“别苑春宵翠殿开,华灯宝炬满蓬莱。花分火树千枝落,星转璇仪万象回。九陌香尘随地合,六宫歌管自天来。恭逢玉烛均调日,愿取三山作寿杯。”
  3. 诗句解析
  • “别苑春宵翠殿开”,这句诗描述了夜晚在别苑里,宫殿内灯火辉煌、光彩照人的场景。
  • “华灯宝炬满蓬莱”,则进一步描绘了夜幕下蓬莱岛上璀璨如星的灯火,充满了神秘而华丽的氛围。
  • “花分火树千枝落”,以花朵比喻夜空中的星辰,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繁星点点的美景。
  • “星转璇仪万象回”,表达了星空变化万千,仿佛宇宙万物都在转动之中。
  • “九陌香尘随地合”,指路上弥漫着花香,四处都是飘散的香气,营造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
  • “六宫歌管自天来”,则是说来自皇宫中的歌舞音乐从天而降,为夜晚增添了更多欢愉的气氛。
  • “恭逢玉烛均调日”,意味着在皇帝的恩泽下,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 “愿取三山作寿杯”,则寓意着希望自己能像神仙一样长寿,享受无尽的福禄寿。
  1. 艺术特色: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深受后世学者和读者的喜爱。其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化、比喻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2. 历史文化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颇为独特。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春夜美景的诗,更是诗人对于盛世的赞美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在当时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下,这种诗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3. 现代应用:虽然时代变迁,但这首诗所体现的精神和价值观依然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在现代社会,人们仍然可以通过这样的诗歌来感受古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理,从而获得心灵的慰藉和启迪。

《西苑鳌山恭纪》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古诗,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意义。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