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何意厌朝参,郎舍频抽碧玉簪。
万里亲闾炎海上,十年归梦大江南。
云霞近傍仙城五,松菊重开客径三。
闭户书成应更早,好令白马绌玄谈。
送唐曙台客部告还南海用王宗伯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唐曙台客部告还南海用王宗伯韵》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的一首七律。该诗作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当时杨慎因触怒严嵩而遭贬官,被谪为云南永昌卫指挥史。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恨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南海地区的眷恋之情,以及对朝廷腐败无能的愤慨和不满。
首联“南州西去一孤舟,海上相逢又送秋。”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诗人与友人在海上相逢,共同度过了一个秋天,但又要分别。这里的“孤舟”暗示了两人之间的孤独和凄凉,而“又送秋”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
颔联“天涯何处无芳草,何事君归我亦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担忧。诗人认为天涯何处没有芳草,但为何朋友要归来,我却感到忧愁?这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担忧之意。
颈联“平生不识青天路,谁识当年紫阳游?”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不认识通往青天的道路,也不知道当年的紫阳游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经历的遗憾和感慨,也暗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尾联“白云满地无人扫,明月当空独自愁。”诗人以白云满地和明月当空为背景,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寂寞之情。这两句诗既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感受。
《送唐曙台客部告还南海用王宗伯韵》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和感伤情怀的诗作,它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表达对友人的关心和担忧、回忆过去的岁月以及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