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怀寄可大

隐几空斋意晏如,美人别后底无书。
未应湖海还浮棹,却想藤萝已卜居。
避地自堪游五岳,逃名谁许问三闾。
惟馀远道长相忆,为劝加餐寄鲤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居怀寄可大》是明代诗人于慎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可大的深切怀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及其意义:

  1. 作者介绍
  • 生平与成就:于慎行(1545—1607),字可远,号无垢,明山东东阿人。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曾担任明朝礼部尚书等重要职务。于慎行的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在明代文人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诗歌创作同样受到后世的推崇,其诗作多涉及政治、历史、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等主题,展现了他的才情和思想深度。
  • 作品风格:于慎行的诗歌以清新、质朴著称,擅长运用白描手法描绘自然景色和社会风貌,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风既继承了唐宋以来的诗教传统,又融入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
  1. 诗歌原文
  • 《山居怀寄可大·隐几空斋意晏如》,这是于慎行表达对友人思念之情的作品。全诗如下:
隐几空斋意晏如,美人别后底无书。  
未应湖海还浮棹,却想藤萝已卜居。  
避地自堪游五岳,逃名谁许问三闾。  
惟馀远道长相忆,为劝加餐寄鲤鱼。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的“隐几空斋意晏如”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而“美人别后底无书”则透露出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于隐居生活的渴望。
  1.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整首诗渗透着深深的怀旧情绪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描绘隐居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和谐、远离尘世纷扰的向往。
  • 艺术特色:于慎行的诗歌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善于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来表达复杂的情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诗歌艺术的独特理解。

《山居怀寄可大》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歌,更是于慎行文学成就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于慎行的生平经历、文学理念以及对自然美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