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业师郑舒轩先生署教海宁同子冲可大二君

蓟门四月杨花白,丹凤城南送行客。两生击筑酒欲阑,先生默默不尽欢。
我今为歌行路难,忆昔振翮闽海滨,才名踔绝无与伦。
腹中万卷已成笥,笔底千言若有神。数奇不逢得意荐,赋成谁念马卿贫。
十年汉阙泥穿履,几度燕城桂作薪。道傍明珠真按剑,枥上骅骝空绝尘。
长歌投袂出门去,江上聊开绛帐春。绛帐青毡殊不恶,东南山水堪游乐。
千峰夕翠入讲堂,一枕夜潮浸郡郭。东风桃李色方深,秋雨芙蓉颜自若。
天生豪俊岂无心,不合先生长落拓。君不见会稽寒士西入秦,公车不收小吏嗔。
偶然怀中探尺绶,黄金系肘意气新。又不见新丰市中贳酒客,寒贱时逢里媪谪。
一日忽承内殿宣,青骢蹀躞生颜色。人生得意自有时,世事浮沉那可知。
还看独对彤庭问,接迹夔龙集凤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业师郑舒轩先生署教海宁同子冲可大二君》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的作品。

这首诗的全诗如下:

送业师郑舒轩先生署教海宁同子冲可大二君,
我昔为弟子,今为师长,
师之去也,我何以为别?

业师郑舒轩先生,名不详,但有“海宁教谕”之称。他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任海宁知县,后升迁为海宁同知,再调往苏州、松江等地任职。在海宁期间,他以教育为本,致力于文化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业师郑舒轩先生的离别之作。诗人回忆了自己与业师的师生情谊,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已成长为一位老师。在离别之际,诗人表达了对业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未来职责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袁枚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教育现状,以及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

《送业师郑舒轩先生署教海宁同子冲可大二君》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诗歌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发展状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