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额咆哮振山谷,老羝见之惊且伏。
一朝强弱两不存,此肉皆归野人腹。
腹中惟恐相啖吞,急呼美酒为解纷。
酒酣一醉更怀古,千载英雄羝与虎。
食羊虎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食羊虎肉》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中强者对弱者的残酷统治,以及英雄人物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弱小的壮烈景象。
诗的原文描绘了一头猛虎突然冲出草丛,向羊群发起攻击的场景。白额咆哮震山谷,老羝(即公羊)见到后惊恐万分,而羊群则惊慌失措、四处逃散。这种描述不仅生动地勾勒出了动物间的自然竞争关系,也体现了人类对于这种力量对比的恐惧与无奈。
诗人通过“一朝强弱两不存,此肉皆归野人腹”一句,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这里的“野人腹”既指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也暗喻了那些在强者面前无力抵抗的弱者的命运。这种描写不仅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表达了一种对弱小生命的同情和关怀。
诗中“腹中惟恐相啖吞,急呼美酒为解纷。”这一句,则展现了英雄人物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形象。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用美酒来化解矛盾,这种行为充分体现了侠客们锄强扶弱的英雄气概。
诗的最后两句“酒酣一醉更怀古,千载英雄羝与虎”,通过对历史英雄形象的回望,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怀念和敬仰。这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英雄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食羊虎肉》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界生态平衡与动物行为的作品,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历史情怀的诗词。它通过对动物争斗和英雄行为的叙述,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感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规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类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勇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