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归人问,青山傲吏看。
簪从今日盍,冠复几时弹。
海内诗仍在,吾徒酒自宽。
浮家苕霅里,来往莫辞难。
徐子与解郡过吴门司淳父辈出视分韵得弹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玑的作品,题为《过吴门与诸子同游分韵得弹字》。诗中描述了徐子与解郡过吴门司淳父辈的相聚和分韵的情景。
诗歌以徐子的出行作为开篇,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徐子与解郡一同前往吴门。这里的“吴门”,指的是古代地名,位于江苏苏州一带,是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而“司淳父辈出”则表明徐子与解郡等人都是来自同一个家族或圈子的成员,他们共同前往吴门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参加某种聚会或活动。这种场景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很常见,文人相聚一堂,共话友情、交流学问、欣赏美景等,都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
诗歌转向分韵的情景。分韵是一种传统的诗歌创作方式,即按照一定的规则将诗中的每个字进行分类,然后按照这些分类来选择相应的诗句。这种方式使得诗歌的韵律更加严谨,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在这首诗中,徐子与解郡等人正在进行分韵的活动,他们需要根据“弹”字的不同读音来选择合适的诗句进行创作。这种活动既考验了参与者对诗歌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增加了他们的创作乐趣。
诗歌以“得弹字”作结。通过这个结尾,诗人巧妙地将整个活动的主题“弹”字融入其中。在古代中国,“弹”字有多种含义,既可以指一种乐器,如琵琶、古筝等;也可以指一种技能,如弹奏乐器的技巧;还可以指一种动作,如弹奏、拍打等。在这个上下文中,“得弹字”可能是指徐子与解郡等人通过分韵的方式,最终选择了与“弹”相关的诗句。这不仅体现了诗歌活动的趣味性,也展现了徐子与其他人物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徐子与解郡等人在吴门的一次有趣的分韵活动。通过对这一活动的描写,我们不仅了解了古代文人聚会的一种常见形式,还能感受到他们在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所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