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刘宪使泛舟夜酌

军府严城辟向西,帅厨清酤为谁携。
中流鼓吹潮声合,落日鼋鼍海色低。
绝塞羽书频自警,长安封事几堪题。
相逢慷慨俱挥泪,徙倚星河夜欲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天津刘宪使泛舟夜酌》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军府严城辟向西,
    帅厨清酤为谁携。
    中流鼓吹潮声合,
    落日鼋鼍海色低。
  2. 作者介绍
  •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苏州)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是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历任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等职,曾担任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南京刑部尚书等职,最终卒赠太子少保。
  1. 诗歌赏析
  • 首句解析:“军府严城辟向西”,这句诗描述的是军营戒备森严,城门向西开启的景象,这暗示了宴会的特殊背景,可能是为了迎接贵宾而特别准备的宴席。
  • 中流与落日描绘:“中流鼓吹潮声合,落日鼋鼍海色低。”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江面的景象,中流处的鼓吹声与潮水声交织,落日时分海天一色,鼋鼍(一种水生动物)在水中游弋,整个场景显得宁静而壮阔。
  1. 历史背景
  • 此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都有显著发展。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文人墨客活跃在政治和文化各个领域。王世贞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内心世界。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此诗通过对军营、宴会等特定场合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庄重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时事的关注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 意象丰富:诗中使用了“军府”、“帅厨”、“落日”、“海色”等意象,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还加深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天津刘宪使泛舟夜酌》不仅是一首描绘特定场合的文学作品,更是王世贞个人情感、思考和时代背景的融合体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