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杨仲芳武选

当时尔拜尚书郎,天子宵衣问朔方。
一疏中兴回日月,百年恩谴薄风霜。
宛城昼闭名王马,汉壁晨驰大将床。
突兀黄金秋色里,复看前箸借明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赠杨仲芳武选》是一首七言律诗,由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创作,体现了作者对杨仲芳的深厚友谊和对其政治遭遇的深刻同情。

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它表达了诗人对杨仲芳的深厚友情以及对其政治遭遇的同情。诗人在诗中提到:“当时尔拜尚书郎,天子宵衣问朔方”,意味着杨仲芳曾担任尚书郎这一重要职务,而皇帝对此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关心和重视。同时,“一疏中兴回日月,百年恩谴薄风霜”则描绘了杨仲芳在政治上的一次重要转变,即通过一次上疏,使得国家的局势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看,这首诗的构思巧妙、语言精炼。整首诗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每两句为一联,共八句,形成了一种严谨而又富有韵律的节奏感。在表达情感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典故和比喻,如“宛城昼闭名王马,汉壁晨驰大将床”,“突兀黄金秋色里,复看前箸借明光”,这些描述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杨仲芳的政治生涯,也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诗歌的主题和象征意义上来说,《寄赠杨仲芳武选》不仅仅是一篇赞美诗作,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政治现实的关注和思考。通过对杨仲芳的描写,诗人间接表达了对于当时政治环境的批评和反思,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身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

《寄赠杨仲芳武选》不仅是一篇表现力极强的诗歌作品,更是一本充满深意的历史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政治背景、社会状况以及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思想,进一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所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