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无美余故人也东归之后贽而强纳拜焉辄成以赠

一归初就已忘言,三径虽荒好避喧。
罗雀汝宁廷尉客,登龙吾未李膺门。
云披胜览堪双出,海踏狂探试共论。
若语抗颜专席事,至今犹愧古人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归初就已忘言,三径虽荒好避喧。罗雀汝宁廷尉客,登龙吾未李膺门。” 这句诗出自明代著名诗人王世贞的作品《殷无美余故人也东归之后贽而强纳拜焉辄成以赠》。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作者以及背景:

  1. 作者简介
  •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历史的深入研究著称于世。
  • 王世贞于嘉靖丁未年(1547)中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及《弇州山人续稿》等著作。
  1. 诗歌原文
  • “一归初就已忘言,三径虽荒好避喧。”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回到故乡后的心境,意指诗人在远离尘嚣后,回归故里时已经忘记了世俗的言语,只愿意在安静的三径中度过时光,避开喧嚣的外界。
  • “罗雀汝宁廷尉客,登龙吾未李膺门。”
    这一句描绘了诗人与昔日友人相聚的场景,诗人自称“罗雀”,意为如同庭前飞翔的麻雀,暗示着自由自在的状态;同时,诗人表示自己还未达到登龙门成为高官显贵的地步,暗喻了自己仍在努力攀登仕途之路。
  1. 诗句解析
  • “一归初就已忘言,三径虽荒好避喧。”
    这里的“一归”可能指的是诗人离开家乡后的第一次回归,而“初就”则可能是指刚回到家不久的状态,两者结合起来,反映了诗人对于久违的家园的思念和内心的宁静。
  • “罗雀汝宁廷尉客,登龙吾未李膺门。”
    这句诗中的“罗雀”可能是诗人对自己在官场上的自嘲,比喻自己在朝中如同庭前的麻雀般低调;而“李膺门”则可能指代历史上的李膺,一个被赞誉为正直无私的官员,诗人通过提及李膺门来表达自己虽然尚未登堂入室,但仍然保持着一种清高的人格追求。
  1. 诗歌主题
  •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重返故乡的情景以及与故人重逢的情境,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淡泊态度。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名利场的超然态度,透露出一种归隐自然的文人情怀。
  1. 历史背景
  • 明代中后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社会动荡与政治变革频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选择退隐或者投身于学术研究,王世贞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王世贞的《殷无美余故人也东归之后贽而强纳拜焉辄成以赠》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七言律诗,也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这首作品的解读,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