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吴侍御赠广西钟提学

中外台端见表仪,不烦霜面瘴烟披。
分来秘阁藜千点,校后诸生桂几枝。
门下陈钦谈左氏,江东匡鼎受葩诗。
悬知独秀峰头坐,五岭云霞更属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为吴侍御赠广西钟提学》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作品。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和历史学家,与李攀龙、谢榛、宗臣并称“后七子”。他出生于江苏省太仓市,是明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王世贞在明朝中叶以文学家的身份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他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他个人的文化追求和思想理念。作为“后七子”的领袖之一,他在文学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歌原文
    古今谁不见,中外台端见表仪。
    不烦霜面瘴烟披。
    分来秘阁藜千点,校后诸生桂几枝。
    门下陈钦谈左氏,江东匡鼎受葩诗。
    悬知独秀峰头坐,五岭云霞更属谁。

  3. 诗歌解读: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古代文人的生活图景。首句“古今谁不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文人命运的独特见解。接下来的句子则展现了诗人对知识与学术的追求,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最后一句“悬知独秀峰头坐”,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整首诗不仅展示了王世贞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深厚的历史感和文化责任感。

王世贞的《为吴侍御赠广西钟提学》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诗作,也是明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进一步理解和领会明代文学的精髓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卓越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