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泽古寺

花宫一刹耸烟霏,像教虽存法力微。
佛供可周饥鼠食,僧雏时傍倦鸦归。
尚书剩有棠阴榻,丞相留将藻火衣。
却笑东亭痴舍宅,如云甲第许谁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世贞并未创作名为《游金泽古寺》的作品,实际上,《游金泽古寺》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一首七言律诗。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是太仓(今属江苏苏州)人。王世贞在嘉靖丁未年(1547)中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以下是一些关于王世贞以及其诗歌《游金泽古寺》的相关介绍:

  1. 王世贞的生平与成就:王世贞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还是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嘉靖年间考中进士,并在政治生涯中曾担任过南京刑部尚书等重要职务。

  2. 诗歌内容解读:《游金泽古寺》是王世贞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金泽古寺的深刻印象。诗中描绘了古寺中的佛殿虽然存在,但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王世贞用简洁有力的语言,将古寺的沧桑之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3. 王世贞的文学地位:王世贞不仅是明末“公安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明代后期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他与袁宗道、汤显祖并称为“公安三才子”,其文学作品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游金泽古寺》是明代著名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古寺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文化情怀和独特的审美追求。王世贞的文学作品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著称,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