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申比部还朝觐省侍

画省仙即上帝畿,春风桃李有光辉。
过庭转觉诗礼熟,休汝翻矜冠盖稀。
署里白云封隐几,山中璧月媚初衣。
似闻麟阁诸名世,容得桐江一钓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申比部还朝觐省侍》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诗歌原文
    画省仙即上帝畿,春风桃李有光辉。
    过庭转觉诗礼熟,休汝翻矜冠盖稀。
    署里白云封隐几,山中璧月媚初衣。
    似闻麟阁诸名世,容得桐江一钓矶。

  2. 诗歌鉴赏

  • 画省仙即上帝畿:这里的“画省”指的是古代的朝廷办公厅或中书省,而“仙即上帝畿”则形容这个地方神圣不可侵犯。这里的“上帝畿”暗示朝廷的重要性和威严。
  • 春风桃李有光辉:春风象征着生机与活力,桃李代表着春天和繁荣。这里用来形容朝廷的清明和昌盛。
  • 过庭转觉诗礼熟:这句表达了作者对申比部在朝廷中的地位和成就的认可,以及对其学识和德行的赞赏。
  • 休汝翻矜冠盖稀:这里的“休汝”指的是申比部的回归,而“翻矜冠盖稀”则是说他在朝廷中的高官地位并不需要过多的炫耀。这反映了一种淡泊名利、注重实际的官员形象。
  • 署里白云封隐几,山中璧月媚初衣:这两联分别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生活场景。“署里”、“山中”分别指官府和山林,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似闻麟阁诸名世,容得桐江一钓矶:这里的“麟阁”是指汉代的麒麟阁,用以表彰功臣的阁楼。而“桐江一钓矶”则是指桐江上的钓鱼台。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上那些有名望的贤人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希望申比部能够像这些贤人一样,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质。
  1. 诗歌背景
  • 《送申比部还朝觐省侍》创作于明朝中期。当时的社会背景复杂多变,政治斗争激烈,文人墨客多有忧国忧民之情。王世贞作为明末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往往带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 王世贞本人也是一位颇有才华的官员,曾任翰林院编修等职。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期望。
  1. 诗歌风格特点
  • 《送申比部还朝觐省侍》整体风格庄重典雅,语言优美,体现了王世贞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底和高超技艺。
  • 同时,这首诗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既有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也有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1. 诗歌艺术手法
  • 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如将“画省”喻为“上帝畿”,将“春风桃李”喻为“光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
  • 通过对比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和谐流畅,富有节奏感。
  1. 诗歌主题思想
  •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仕途经历的回顾,更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通过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送申比部还朝觐省侍》是一首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王世贞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期望。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欣赏,可以更好地把握明朝的历史和文化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