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侮余甚,厌之不能舍。
试问庐山峰,可晓白司马。
过浔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浔阳》是一首明代诗人倪辅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感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过浔阳》的作者是倪辅,他是一位明浙江平湖人,字良弼。天顺八年中进士,授官至湖广参政。他的创作生涯丰富多彩,除了诗作《过浔阳》,还有《类剧藏稿》等作品。
《过浔阳》的原文如下:
苦竹黄芦带暝烟,水云深锁旧江天。
青衫送客无司马,那得琵琶上驿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愁的画面。诗中的“苦竹黄芦”象征着夜晚的静谧,而“暝烟”又增添了一丝朦胧的美感。江水与天空被“水云”所环绕,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然而,这和谐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忧愁,诗人似乎在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或是对离别的情感。
《过浔阳》不仅是一首抒情诗,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才情,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明朝社会和文化的窗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明代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过浔阳》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社会背景同样值得深入探讨。对于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这首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