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点苍山,入君读书舍。
芊眠白云色,而亲在其下。
为胡元瑞题绿萝馆二十咏石屏
介绍
。
《为胡元瑞题绿萝馆二十咏石屏》是清代诗人李调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20句,每句8字。
诗歌正文:
碧水苍山翠色新,红尘何处觅真因?
青灯古卷书声里,白发清泉岁月深。
独步闲庭听鸟语,常游幽径看花阴。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须再问是非心。
诗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绿萝馆的自然美景和宁静氛围。首句“碧水苍山翠色新”以山水之景起笔,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生机盎然的意境。“红尘何处觅真因?”则引人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表达了对清静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颔联“青灯古卷书声里,白发清泉岁月深
相关推荐
注释:一夜之后,点苍山的山峰仿佛被点亮了,你便住进了读书的书舍。 芊眠白云色,而亲在其下,我就像在白云的怀抱里一样,亲眼目睹了它的美丽。 赏析:此诗是作者为胡元瑞《绿萝馆二十咏石屏》作题。首二句以写景起兴,描绘出一幅夜宿书斋、晨起观山的意境;第三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云彩的千姿百态;第四句化用了白居易《问刘十九》中的“移步换形”,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绿萝馆中欣赏云彩美景的情景。全诗语言清新自然
注释:谁说了广陵散,就随同嵇生而去。 我小作三日思,归鸿渺然来到。 赏析:此为题咏胡元瑞绿萝馆中二十石屏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谁言”二字发端,表达了对广陵散的惋惜之情;接着又用“便逐嵇生逝”来表达对嵇康高洁人格和清雅志趣的赞美。最后两句写归鸿渺然而至,寄寓诗人飘零不遇的感慨。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诗句:一夜点苍山,入君读书舍。芊眠白云色,而亲在其下。 译文: 一夜之间,点苍山被点亮,仿佛进入了您的读书屋。白云轻轻依偎在窗边,您就在这下面。 赏析: 王世贞的这首诗《为胡元瑞题绿萝馆二十咏·其一·石屏》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诗中“一夜点苍山,入君读书舍”两句以夜空中的星斗比喻作者的灵感,而“芊眠白云色,而亲在其下”则是形容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句原文: 一夜点苍山,入君读书舍。 芊眠白云色,而亲在其下。 注释解释: - 一夜:描述时间短暂且快速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 - 点苍山:点苍山是位于云南西部的一个著名山脉,象征高远与神秘。 - 读书舍:表示进入的地方充满了学问和知识的气息。 - 芊眠白云色:形容白云温柔地覆盖大地,给人一种宁静和平的感觉。 - 亲在其下: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归属感。 赏析
【注释】泗滨:指泗水边,在今山东。濯濯(zhuó):形容清澈见底。泠泠(líng líng):水流的轻响。拊:拍、击。荷蒉(kuài)言:语出《庄子·让王》:“孔子游于缁帷之林,乐与天俱。过者问曰:‘子何为者邪?’孔子曰:‘吾何为者哉?吾闻赤松伯侨得道而流于五岳之间,我欲从之游,尚恐不得也。’”后因以“荷蒉”借代隐士。汝心:即你之心。 【赏析】此诗作于元至正元年(1341),诗人时年五十岁
【注释】 谒:拜见。向平:汉淮南王刘安的门客。病维摩:指患病。阿閦山:梵文音译,即须弥山东面的一座名山,为佛教圣地。 【赏析】 元瑞,元好问之字,故称“胡元瑞”。《绿萝馆二十咏》是元好问对友人石屏的一组诗,共二十首,此题第二十一首。 上句说作者自从谒见完皇上之后便没有再做淮南王刘安的门客。下句是说自己像病中卧于床榻的维摩诘(即维摩诘经中的居士——释迦牟尼的一个弟子,曾因病在华林园中修道)
诗句:欲知九枰胜,来自孤山媪。 译文:想要知道棋盘的胜负,它来源于孤山上的老妪。 注释:九枰,指棋盘,九是虚数;胜,指胜负。孤山,位于杭州,因风景优美而得名。老妪,这里指的是下棋的老妇人。 赏析: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棋盘的胜负与老妪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棋盘与老妪,展现了围棋的智慧与人生哲学的关系。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围棋艺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注释:小小的一军持(持,指握在手中),时时露出春天的消息。 掷去色即空(把颜色扔出去就是空空的了),插来空即色(把空白插上就是色彩了)。 赏析:这首诗用“小小一军”比喻石屏,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石屏的娇小玲珑、清雅高洁。同时,“时露春消息”又让人感到它随时都散发着春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性
注释:截取君山的竹子,谱写出潇湘的思念。他年遇到阿猷,不能夸耀自己的尊贵。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前两句“截彼君山竹,谱作潇湘思”,意指用截取的君山竹子谱曲,抒发对潇湘的思念之情。潇湘即湖南一带,这里借指作者所处之地。后两句“他年遇阿猷,不得夸身贵”意思是说:以后遇到阿猷,不要炫耀自己的尊贵身份。阿猷,即阿奴,唐代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唐玄宗曾赠其紫金鱼袋,因称李白为“阿奴”
注释:茶水泡开了,蟹眼还没冒泡,雀舌(指新采的嫩茶叶)已经散发出香气了。自己动手做饭,自己喝,不羡慕文君在卖酒时与司马相如私奔的故事。 赏析:这是一首以茶入诗的七绝,诗人用白描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首句点明时间,二句写煮茶的情景,三句写喝茶的动作和心情,四句写品茗的感受,五句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富有生活气息
注释:君房的鹦鹉杯,足以让你陶醉一天;壶公壶,容易进入也容易出来。 赏析:这首诗是赞美绿萝馆主人胡元瑞善于品酒,能够以酒为乐。首句“君房鹦鹉杯,堪汝醉千日”称赞胡元瑞的酒量之好,如同古代的王君房里所收藏的鹦鹉杯一般,能够让人沉醉其中,忘却一切烦恼。而“那似壶公壶,易入还易出”则形象地描绘了壶公壶的特点,易于进入也易于退出,寓意着胡元瑞的酒量虽大,却并不沉溺其中,能够适时抽身而出。整首诗语言流畅
飒尔(sà ěr):声音响亮。 嘐然:指声音洪亮。 金飙:秋风,金风。 嘐然冰弦:形容琴声如冰弦般清脆。 仿佛:好像。 百尺桐:桐木高大,比喻人高才大。 仍栽:依旧栽种着。 峄山:在今山东枣庄一带,是古代帝王封禅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胡元瑞的绿萝馆,以及绿萝馆中的石屏。诗中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石屏的美丽景色,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朋友才高的赞赏之情
匡床金博山,上有鹧鸪斑。 轻飔约香雾,袅袅上云鬟。 注释:匡床:指屏风。金博山:金色的屏风。鹧鸪斑:形容屏风上的花纹。轻飔:微风。约香雾:轻轻吹散香气如云雾一样。袅袅:形容香气飘荡的样子。云鬟:女子发髻之形似云状。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胡元瑞题绿萝馆二十咏石屏的美丽景色。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景物更加生动形象。同时
这是一首赞美石屏的咏物诗,诗人以白璧比石屏,赞美石屏的洁白如玉。 爱君两手色,白于手中玉。 注释:爱你的手像白玉一样纯洁无瑕。 第深无诤义,麈尾何必秃。 注释:你深邃的内涵无需争辩,你那高洁的气质不需要炫耀你的智慧。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石屏的赞美,展现了其洁白如玉、深邃无争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高洁气质的欣赏和追求
第一句释义:不担心秋天的寒意来临,把它们丢进箱子里面。 第二句释义:当时它有万里之翅,扶摇直上,乘着秋风高飞而去。 译文:不必担心秋日的到来,这些落叶已经收拾好放入箱中;它们曾经在万里的天空中翱翔,如今只能被秋风轻轻吹拂。 注释:不愁秋气至,弃置归箧中——不担心秋风带来的凄凉和萧瑟,把它们丢进箱子里面。 不愁秋气至,弃置归箧中——不担心秋风带来的凄凉和萧瑟,把它们丢进箱子里面。 当时万里翮
注释:嘲笑那些像阮宣子一样,平生只穿蜡屐的人。他们怎么能像芒鞋那样轻松?春天原野上踏出的脚印一点也留不下。 赏析:诗中的“笑他”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于阮宣子生平只穿蜡屐的不屑与讥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的“春原踏无迹”,既描绘了自然之美,又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开阔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注释:挑亮灯火,展开纱幕,朵朵秋花显得格外明亮。 仿佛提着仙侣,踏着月光走在芙蓉城中。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挑灯卷绡幕、点点秋花明等意象,生动描绘了绿萝馆石屏的画面,展现了绿萝馆石屏的优美景色和诗人对它的赞美之情
玉臂展清辉,轻纹熨柔翠。不道香汗流,道是湘君泪。 “玉臂”和“清辉”描绘了石屏的细腻质感与柔和光泽;“轻纹”暗示着其表面的平滑,如同轻抚过丝绸般顺滑;而“熨”字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温润的触感,好似阳光温柔地抚摸。诗句中的“湘君”和“泪”则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色彩,可能是在赞美石屏上细腻的纹理或图案,它们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令人不禁联想到《楚辞》中描述湘君的哀愁
注释:胡人公子坐在胡床之上,引发了庾亮挥毫的兴致。南楼的月亮缓缓升起,慢慢驱散了残破的夜色。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胡元瑞在绿萝馆中坐定后,挥毫泼墨的场景。胡郎(即胡元瑞)端坐在胡床上,他的眼神深邃,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他的手指轻轻触碰着笔尖,仿佛正在寻找那最佳的落笔点。他的脸上流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神情,仿佛已经将一切置之度外。 “冉冉”形容月亮渐渐升高的样子,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
【注释】 枕:枕着。支机石:传说中仙人的枕头,即仙枕。支机,神话中指西王母。天浆:神水,指仙人所饮。泥丸:指脑。唤令醒:指让元瑞清醒。 【赏析】 《为胡元瑞题绿萝馆二十咏石屏》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以石枕喻人,借物写意,抒发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友情的珍惜。首两句“枕此支机石,欲挹天浆冷”,意思是说:枕着这神仙的枕头,真想吸一口神仙的神水,但天浆毕竟太冷。末两句“无奈泥丸翁,时时唤令醒”,意思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