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风高角自鸣,铁衣长挂酒频倾。
细君莫厌离家语,争道明朝又出兵。
咏戍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戍卒》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和豪迈情怀。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边塞诗的特色。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者简介:王世贞,字元美,自号凤洲、弇州山人,明代苏州府太仓人。他的文学成就颇高,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独到之处,还是一位杰出的古文家。他与李攀龙并称文坛双璧,主张“复古”的文学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 诗歌原文:《咏戍卒·其二》
夜静风高角自鸣,铁衣长挂酒频倾。
细君莫厌离家语,争道明朝又出兵。
- 诗歌赏析:王世贞的这首《咏戍卒》以边疆战士的生活为背景,通过简洁有力的文字,勾勒出戍边士卒的生活画面。诗中“夜静风高角自鸣”描写了戍边的自然环境,表达了戍边将士在寂静的夜晚听到号角声时的孤独感。“铁衣长挂酒频倾”则反映了戍边士兵的生活状态,他们身着沉重的铁甲,常常需要饮酒来缓解压力和疲劳。最后两句“细君莫厌离家语,争道明朝又出兵”则表现了戍边士兵对家的眷恋以及对战争的无奈。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戍边士兵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通过对《咏戍卒》及其作者王世贞的介绍,可以看到这首诗不仅是王世贞文学创作中的佳作,也是明代边塞诗的代表之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明代边塞生活的复杂性和戍边将士的坚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