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从军出酒泉,未知何日勒燕然。
相逢莫更嫌衰贱,多少黄沙掩少年。
岁岁从军出酒泉,未知何日勒燕然。
相逢莫更嫌衰贱,多少黄沙掩少年。
注释与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戍卒常年从军、征战边疆的场景,表达了对戍守边防士兵的同情和敬意。
- “岁岁从军出酒泉”指的是士兵们每年都要从家乡出发,前往酒泉这个边远之地进行戍边。酒泉位于甘肃省,是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这里的戍守任务繁重而艰难,士兵们常常远离家乡,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激烈的战斗。
- “未知何日勒燕然”表达了诗人对于士兵们何时能够平安归来的担忧。勒燕然是指在边疆安营扎寨,这里代指士兵们戍守边疆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不确定性。
- “相逢莫更嫌衰贱”反映了诗人对戍边士兵的同情和理解。他们虽然身处艰苦的环境,但为了国家的安全,不得不忍受种种困苦。因此,诗人希望士兵们不要因为自己的衰老或地位低微而感到自卑或嫌弃。
- “多少黄沙掩少年”表达了诗人对士兵们青春年华被战场消耗的惋惜之情。黄沙在这里象征着死亡和毁灭,它掩埋了无数年轻生命的光辉。
- 整首诗通过对戍边士兵生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传递出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保家卫国军人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战争和牺牲的看法以及人们的情感寄托。
《咏戍卒》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作品,通过对戍边士兵生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传递出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保家卫国军人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战争和牺牲的看法以及人们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