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七言秋江辞

风江秋,风叶愁。孤云阁远屿,一雁落汀洲。贪看十五焦山月,帆到金陵不肯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五七言秋江辞》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创作的一首词,而非李白的作品。《三五七言秋江辞》的主要内容涉及闺中望远,词义哀怨,体现了乐府精品的音乐特性和复杂的音律结构。

《三五七言秋江辞》的作者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是明代太仓(今江苏太仓)人,被尊称为“后七子”领袖之一。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史学家。其文学地位在明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五七言秋江辞》的创作背景、内容和艺术特色都值得深入研究。这首词脱胎于晋无名氏乐府《休洗红》,音律繁复、情辞哀怨,是乐府精品中的佳作。王世贞在创作此词时,可能受到了当时音乐艺术的影响,使得作品在音乐性方面更加丰富和独特。

《三五七言秋江辞》在唐代已有类似作品,即王昆吾在《唐代酒令艺术》中论证义净诗为“唱和之作”。这表明王世贞的创作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

《三五七言秋江辞》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创作的一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的文学风貌,还能深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