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朱家行

朱家昔在汉,与高帝同世。为侠不沾沾,中心实自喜。
藏活豪贤以百数,余人不胜纪。斥买十钳奴,中有季将军,画策谒滕公。
上为赦其罪,得复拜郎中。将军既尊贵,若遗忘故恩。
朱家终身不相见,亦不复自言。将军与弟心,共乃师其意。
一勇一诺,闻诺者至死长负愧。侠儿有田孙有剧,任侠不已郭翁伯,嗟嗟膂断族亦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鲁朱家行》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朱家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侠客的形象和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对友情和义气的重视程度。《鲁朱家行》中,朱家与汉高祖同辈,其行为不张扬但内心自喜。他藏匿了多名豪侠,其中包括一位名叫季将军的人物,后者曾向滕公献策,最终被赦免并官复原职。诗中还提到朱家终身不与季将军相见,亦不复自言,显示了他对过去恩情的淡泊态度和对忠诚与信任的珍视。

朱家虽然身为侠客,却不以武力逞强,而是专注于救助他人,尤其关注贫贱之人。他的生活简朴,甚至家中无余财,衣着朴素,饮食简单,但他总是先人后己,急人所难。这种性格在《鲁朱家行》中得到深刻的刻画,也体现了王世贞对侠客形象的塑造手法。

朱家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理想追求,即以道德和仁义为行为的准则。通过朱家的事迹,王世贞传达了一种超越功利、追求高尚人格的精神价值。这种精神对于当时乃至后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鲁朱家行》不仅是对历史人物朱家生平和性格的记载,更是对古代侠客精神和道德追求的一种赞美和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侠义精神,以及古人对待友情和义气的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