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仓是县漕米入江处时方忧旱

修竹回斜径,高蝉噪夕阳。
数行迁客泪,一洒便民仓。
剜肉知何补,劳心或自伤。
骄雷蟠赤日,念尔稼登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便民仓是县漕米入江处时方忧旱’这句话出自清代诗人张维屏的《乌丝曲·惠民仓》。这首诗描绘了清朝时期,漕米入江处的便民仓的情景。

便民仓是古代的一种仓储设施,主要用于储存粮食、布匹等物资,方便百姓领取和使用。漕米是指从运河上运送而来的大米,是朝廷的重要财政收入之一。在清朝时期,漕米是非常重要的物资,因此漕运的畅通对于国家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者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便民仓的景象,通过描述漕米入江时的繁忙场景,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富强的期望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