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回斜径,高蝉噪夕阳。
数行迁客泪,一洒便民仓。
剜肉知何补,劳心或自伤。
骄雷蟠赤日,念尔稼登场。

便民仓是县漕米入江处时方忧旱

便民仓,即官仓,是储存官运漕米的仓库。这里指的可能是位于江边的官仓。在古代中国,粮食通过水路运输,漕米从长江中上游地区运到下游地区。因此,便民仓是江面上重要的一个节点,也是粮食运输的关键一环。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一关键设施的关注和担忧。

修竹回斜径,高蝉噪夕阳。
修竹,修长的竹子,象征着清雅、高洁。这里的“回斜径”可能是指修竹在夕阳下投下的阴影,形成一条斜向的道路。而“高蝉噪夕阳”则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景象,高高的蝉在夕阳下鸣叫,声音悠扬。诗人以修竹和高蝉作为背景,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数行迁客泪,一洒便民仓。
迁客,指因战乱或灾害等原因流离失所的人。这里的“数行迁客泪”可能是指许多流离失所的百姓们在便民仓前哭泣的情景。诗人用“一洒”来形容他们为民生疾苦而流泪的情景。这里的“洒”字形象地描绘了人们悲伤的情绪,也反映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和关爱。

剜肉知何补,劳心或自伤。
剜肉,比喻挖空心思解决问题,但往往事与愿违。这里的“剜肉知何补”可能是指官员们为了解决民生问题而付出的努力,但往往效果不佳,难以真正帮助百姓。而“劳心或自伤”则是指官员们因为关心民生而付出辛勤努力,但也可能因此而感到劳累和伤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员们辛苦付出的担忧和感慨。

骄雷蟠赤日,念尔稼登场。
骄雷,形容天气炎热,雷声滚滚。这里的“蟠”字形象地描绘了骄雷的样子,仿佛它在空中盘旋咆哮。而“赤日”则是指烈日当头,阳光炽热。这里的“念尔稼登场”可能是指农民们在骄雷和赤日的炙烤下辛苦劳作,将庄稼收割并准备上市销售。这句诗以骄雷和赤日为背景,展现了农民们在炎热的天气下辛勤劳作的情景,也反映了他们对丰收的喜悦和期待。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便民仓的描述和对流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困境和人民的苦难。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以及对官员们的担忧。同时,诗人还运用了象征手法,如“修竹”、“高蝉”、“骄雷”等,使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也展现了他的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