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茂夫
注释: 送李与可应贡北上:送别李与可,让他去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相送一尊酒,游子万里心:我们举杯相送,作为远行的游子,心中充满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倚剑白日暮,长啸春江深:我手持剑,倚靠在夕阳下,在春天的江面上长声呼啸。 自矜屈宋俦,未登词赋林:我自认为有才华,却未曾登上过文人墨客云集的文坛。 丈夫立功名,何计尺与寻:作为男人,我们应该立志建立功名,追求更高的理想。 鸾凤会轩翥,岂终鸡鹜群
【赏析】 此诗为七绝,是诗人晚年隐居时所作。 第一句“白发青藜乌角巾”是说自己已经年老体衰,头发全白了,但还戴着青色的头巾。这一句写出了自己的身世之悲,也写出了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一种无奈。 第二句“梅花随处自留人”,诗人在寻梅的过程中,发现到处都有梅花生长,而梅花却能随意地开放,没有人为它刻意地修剪。这里诗人用“留人”来形容梅花的自在和从容,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解析】 本题为综合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题目,此类题目解答时先明确手法。然后根据诗句内容进行赏析。“洛下风流已屡更,望中歧路苦纵横”,意思是说洛下(洛阳)的风物已经换了好几次了,站在高处眺望,道路曲折蜿蜒,令人感到迷茫而困惑。这两句写离别之情。“轻车未见驱前辈,剩语徒闻病后生”,意思是我不曾看到你驱驰轻车的身影,只听到你的剩语,却只是听闻你的疾病之后的言论。这两句写与先生的别离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游得禅心事事休,满将风月载扁舟。 - 诗句解释:我游山玩水的心情总是如此,满载着风月,乘着小舟畅游。 2. 已穷海水不到处,又访云山欲尽头。 - 诗句解释:已经走过了大海,没有到达的地方,又去探访那云绕山峦,好像没有尽头。 3. 烨烨紫芝铺晓露,飞飞红叶点深秋。 - 诗句解释:早晨的露珠像紫色的灵芝一样铺开,秋天的红叶像蝴蝶一样飘落,点缀出深秋的景象。 4.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垂老清溪念不休,漫随烟水放扁舟。 - “垂老”表示年事已高,“清溪”象征清澈的河流或生活,而“念不休”则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思考,使用“不”字强调这种连绵不断的思念。 - “漫随烟水放扁舟”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在烟波浩渺的河流中随意地划着扁舟,享受片刻的宁静和自由。 2. 江山笑指空陈迹,童稚今看半白头。 - 这里的“江山”可能象征着国家或广阔的自然景观
相送一尊酒,游子万里心。 倚剑白日暮,长啸春江深。 自矜屈宋俦,未登词赋林。 丈夫立功名,何计尺与寻。 鸾凤会轩翥,岂终鸡鹜群。 行当献奇策,台已筑黄金
洛下风流已屡更,望中歧路苦纵横。 轻车未见驱前辈,剩语徒闻病后生。 今古一机空自信,乾坤变眼为谁明。 虚斋话转松萝日,却恨天涯盖晚倾
垂老清溪念不休,漫随烟水放扁舟。 江山笑指空陈迹,童稚今看半白头。 渔笛自归横浦月,菊花遥望故园秋。 百年细记尊前话,泪落吾翁惜旧游
游得禅心事事休,满将风月载扁舟。 已穷海水不到处,又访云山欲尽头。 烨烨紫芝铺晓露,飞飞红叶点深秋。 人间境界知多少,更许浮生几度游
方茂夫是明代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留别王阳明先生》充分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下是关于他的具体介绍: 1. 基本信息 - 初名与字:方茂夫的初名是茂科,字仲贤。这一身份标识不仅揭示了他的个人背景,也反映了他的文学成就。 - 籍贯:方茂夫是南海人,这一地理位置的选择或许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也可能是他诗歌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 2. 政治生涯 - 举人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