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净林争出,壕纡岸果通。
日增秋草澹,风闪石花红。
猎骑归梁苑,沙人牧宋宫。
凭高一俯仰,来往愧冥鸿。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根据所选诗句,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再进行概括,注意从形式、内容、主题等角度分析。
“渡河至大梁”,写诗人在黄河之滨,渡河到达了大梁。“陇净林争出”“壕纡岸果通”,写出了大梁一带山清水秀的风光。“日增秋草澹,风闪石花红”两句是说随着时间推移,大梁的秋草渐茂,而秋天的阳光照射到河滩上,使得河滩上的石头闪烁起来,像红霞一样耀眼。这两句是写景,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猎骑归梁苑,沙人牧宋宫。”猎骑归来,沙人放牧,这两句写出了大梁一带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场景。“凭高一俯仰,来往愧冥鸿”,“凭高楼,极目远眺,只见大江茫茫,浩渺无边,我仰望着天空,心中无限感慨。想到自己与那鸿雁相去甚远,不禁有些惭愧”。这是诗人登高望远后的感受。
【答案】
①渡河至大梁:登上高楼远望,但见黄河滔滔奔流,两岸秋草萋萋,景色十分美丽。②陇净林争出,壕纡岸果通:陇山绿树丛生,争奇斗艳;黄河水波荡漾,两岸河堤蜿蜒曲折。③日增秋草澹,风闪石花红:随着时间的流逝,秋天的草木更加繁茂;秋风拂过大地,吹动着岸边的石块,使其闪烁着红色的光芒。④猎骑归梁苑,沙人牧宋宫:打猎归来的骑手,放牧的农民,都在大梁一带过着安定的生活。⑤凭高一俯仰:站在高楼之上,极目远眺,但见黄河滔滔不绝,滚滚东去;回头望去,只见大江茫茫,浩渺无边。⑥来往愧冥鸿:“冥鸿”指鸿鹄鸟,传说中一种能飞得很高很远的水鸟,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游子。⑦赏析:全诗通过对大梁一带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大梁一带人民生活的美好感受以及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
译文:
登上高楼远望,但见黄河滔滔奔流,两岸秋草萋萋,景色十分美丽。
陇山绿树丛生,争奇斗艳;黄河水波荡漾,两岸河堤蜿蜒曲折。
随着时间的流逝,秋天的草木更加繁茂;秋风拂过大地,吹动着岸边的石块,使其闪烁着红色的光芒。
打猎归来的骑手,放牧的农民,都在大梁一带过着安定的生活。
站在高楼之上,极目远眺,但见黄河滔滔不绝,滚滚东去;回头望去,只见大江茫茫,浩渺无边。
来往奔波的人们,常感惭愧于鸿鹄般高飞的大雁。
赏析:“陇净林争出,壕纡岸果通”写诗人所见大梁一带山清水秀的美景。“日增秋草澹,风闪石花红”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猎骑归梁苑,沙人牧宋宫”两句写出了大梁一带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场景。“凭高楼,极目远眺,只见大江茫茫,浩渺无边”两句是写远景。“猎骑归梁苑,沙人牧宋宫”两句是近景。“凭高楼,极目远眺”一句写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猎骑归梁苑,沙人牧宋宫”两句写诗人观景后的感受。“猎骑”指打猎的人马,“牧人”指牧马的人。“猎骑归梁苑”指打猎回来的人马,“沙人牧宋宫”指放牧的人马。“梁苑”、“宋宫”都是地名,分别指汉末曹操封其子曹彰为梁王时所封之地、东汉末年董卓废帝自立为皇帝时所居的宫殿。这两句是写景,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凭高楼,极目远眺”四句是诗人登高望远后的感受。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