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性少谐俗,养生殊寡营。
偶从田野居,遂兹云壑情。
攸攸水含波,萋萋卉敷荣。
霭霭高榆闲,喈喈春鸟鸣。
复兹微雨霁,旷然山水清。
鸣琴坐日夕,时复挥我觥。
多求徒为累,苟出良自轻。
栖迟此为乐,孰谓无所成。
张氏南溪草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张氏南溪草堂》是明代诗人王洪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作者简介:王洪,字希范,号毅斋,出生于钱塘,年仅十八即中进士,曾历任行人、吏科给事中等职。他不仅在朝中担任要职,还积极参与《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王洪的一生可谓多才多艺,他在政治生涯的同时,也有深厚的文学造诣。
诗歌原文与注释:诗中的“禀性少谐俗,养生殊寡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和淡泊名利的生活哲学。“攸攸水含波,萋萋卉敷荣”描绘了一幅自然和谐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歌赏析:通过王洪的笔触,可以感受到他对于简朴生活的喜爱和追求。诗中的“鸣琴坐日夕,时复挥我觥”反映了他喜欢与友人把酒言欢,享受闲适时光的生活情趣。
写作背景与时代背景:作为明代的文人,王洪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和个人情感。在那个文人地位相对不高的时代,王洪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华得到一定的尊重,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实属不易。
《张氏南溪草堂》不仅是王洪个人生活的写照,也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体现,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传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人生以及仕途的看法,值得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