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袁太常廷玉

豪杰有不遇,自古恒叹之。
先生独昂藏,蚤识龙凤姿。
忆在弱冠日,巍然已瑰奇。
神观岩下电,颖捷囊中锥。
高视群物表,独游东海涯。
路逢蓬莱仙,奇书以见遗。
窅渺许负术,廓落唐生机。
明珠不掩类,白璧知其疵。
骐骥喜见收,驽骀愁为嗤。
被褐三十年,抱玉无人知。
歘逢圣明主,徵起东山陲。
秉笏对便殿,峨冠侍龙墀。
列坐容台中,高讲虞廷仪。
锦绣五色段,黄金双袅蹄。
内酝白玉壶,恩赐无虚时。
梁木倏云坏,惨澹风云悲。
寂寞薤露歌,凄凉老成诗。
空令后来者,泪洒茔前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袁太常廷玉》是明朝王洪所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1. 作品原文:《挽袁太常廷玉》的原文如下:“东浙生英杰,芳猷著盛时。家传先世德,人仰老成仪。卓荦儒林彦,渊源学海师。雄词司马赋,健笔少陵诗。美璞宁终閟,奇才自不羁。矧精神鉴术,蚤受圣君知。运际风云会,官升礼乐司。祝禧资赞翼,稽古见施为。宣室频承召,瑶坛或侍词。礼行随玉藻,斋罢奏金芝。政拟酬嘉惠,何期迫耄耆。引年辞膴仕,锡命出彤墀。赐杖鸠镌玉,悬车锦撤帷。商颜名可并,洛社迹能追。北海尊常满,东山志未衰。俄惊梁木坏,忽报哲人萎。圣主良嗟悼,亲朋重感思。九重深有眷,一老慗无遗。神采昭图画,勋名勒鼎彝。沧溟鲸去远,华表鹤归迟。有子承先泽,居官仰圣慈。恭传天上诏,新建墓前碑。”

  2. 作者介绍:陈琏(约明代中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官员,他的诗作多以赞美朝廷的贤臣为主。这首诗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对朝廷的忠诚。

  3. 文学特点:这首诗在内容上表达了对袁廷玉的深厚情感及其生平成就的赞扬,语言简练而富有文采。通过使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袁廷玉一生的贡献和影响。

  4. 历史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晚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但文人墨客仍致力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王洪作为当时的文人之一,其诗歌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

  5. 文化意义:从文化角度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明代的文学成就,还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通过对袁廷玉生平的回顾和赞誉,这首诗传达了对前辈智者的尊敬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挽袁太常廷玉》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古诗,更是一份记录历史、弘扬文化、反映时代精神的重要文献。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对于热爱古代诗歌和历史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是一次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绝佳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