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石岩

万木深层径,双岩倚激湍。
翠华思帝辇,云锦织天孙。
地主遥迎客,山僧已候门。
幽栖如可卜,吾欲谢烦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锦石岩》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上的一处著名佛教石窟和佛教女众道场的简称。以下是对该地的一些介绍:

  1. 地理位置:《锦石岩》位于丹霞山长老峰游览区中层的悬崖峭壁当中,面积2000多平方米,因其天生成石殿数间,最大的观音殿可容千人而得名。
  2. 历史渊源:《锦石岩》始建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距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自唐代以来就已有僧人在此修行、居住和隐居。至北宋微宗崇宁年间,有佛教居士法云来此建庵隐居,为石窟增添了更多的历史意义。
  3. 主要景点:《锦石岩》包括下层的风景点梦觉关、幽洞通天、喷玉泉、一线天等景点,其中尤以锦石岩最为著名。石窟内还保存有明代南明永历戊子年(1648年)在锦石岩路边一侧建有一个3米多高,八角三层的普同塔,是广东省内同年代惟一的一座明代墓塔。
  4. 文化价值:《锦石岩》不仅是丹霞山最早开发的部分,也是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播地。《锦石岩》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上,始建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明清时期进行了重建、扩建。明清时期,历代住持先后加以重建、扩建,装饰佛像,塑五百罗汉。“文革”期间,寺庵中仅剩的几位比丘尼也被扫地出门,锦石岩寺仅仅作为一个旅游点而存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得到落实,锦石岩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又重新对外开放。

《锦石岩》作为一处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积淀的石窟和佛教女众道场,其丰富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背景以及深厚的宗教文化都值得人们深入了解和探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