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拂东风暑气收,翠云芳霭沃丹丘。
空阶自足清泠世,短榻能轻万户侯。
歌入沧浪千盏废,数来黄绮几人留。
神仙福地应如此,肯向鲸波羡十洲。
同诸君绎思堂避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诸君绎思堂避暑》是明代王渐逵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作品不仅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下面将具体分析这首诗:
作者简介:《同诸君绎思堂避暑》的作者王渐逵,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在当时有着重要的地位。据资料显示,王渐逵生活在明朝中叶,其文学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
诗歌原文及赏析:诗中的“拂拂东风暑气收”,描绘了夏日里微风带来的凉爽感觉,暗示着炎热天气即将过去。“翠云芳霭沃丹丘”则形容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美丽的景色,丹丘在这里指代山丘,意味着大自然的美好让人心旷神怡。“空阶自足清泠世,短榻能轻万户侯”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享受的淡泊,强调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歌入沧浪千盏废,数来黄绮几人留”则是对古代隐逸生活的向往,黄绮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隐士,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神仙福地应如此,肯向鲸波羡十洲”,则表明诗人追求的是超凡脱俗的境界,不愿像世人一样追逐世俗的欲望。
艺术特色:从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来看,王渐逵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例如,“翠云芳霭”不仅仅是对景致的描述,还暗含了诗人心境的变化,从外界环境的热闹转向内心世界的宁静。此外,整首诗的结构严谨,语言简练而不失深意,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传达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同诸君绎思堂避暑》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明代文人精神文化的一个缩影。它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态度,以及他们心中的理想世界。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成就,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