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吕玉枝

淡淡蛾眉映碧波,双眸无奈别情何。
裁书怕寄南来雁,恐惹湘云湿更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吕玉枝》并非文学作品,而是明代诗人王猷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的创作背景、内容及作者信息均提供了关于诗歌的具体描述。

从创作背景来看,这首诗作是在明朝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由王猷所作,当时正值明神宗时期。王猷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他在任泉州知府期间,经历了海盗郑芝龙的侵扰和随后的一系列战事挑战。这些战乱不仅考验了王猷的军事才能,还体现了他的忠诚和牺牲精神。在平定海患后,王猷升任兴泉道副使,并在任职期间不幸因公殉职。这首诗的创作,可能是王猷在面对国家危难和个人牺牲之际,对过往岁月的一种回顾与反思,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家人的深情。

从诗歌本身的内容来看,《怀吕玉枝》是一首描写女性形象和情感的作品。诗中的“淡淡蛾眉映碧波”描绘了一个女子清秀美丽的面容,而“双眸无奈别情何”则表达了女子眼中流露出的依依不舍之情。接下来的“裁书怕寄南来雁”,反映了女子对于书信往来的担忧,担心信件中承载的情感会触动远方亲人的悲伤。最后一句“恐惹湘云湿更多”,则是女子对家人的深深思念,担心自己的泪水会沾湿信纸。整首诗通过对女性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温柔而又坚韧的美。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古典诗词表现手法,如用典和意象的运用。诗人通过“湘云”这一意象,不仅指代了女子的眼泪,也暗示了远方亲人对女子的牵挂与思念。这种使用典故的方式,使得诗歌的含义更加丰富,情感更加深厚。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而不失深意,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女性情感世界的细腻感知和深刻理解。

从历史和文化背景上讲,这首诗反映了明代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在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们往往通过诗歌来抒发个人的感慨和志向。王猷作为一位有抱负的官员,其诗作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可能包含了对当时政治环境和社会现实的某种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

《怀吕玉枝》是明代诗人王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还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人生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