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翁雨宿浣花草堂和韵二首

暗暗江云拂地生,百花潭水月微明。
乍看宿鸟惊枝堕,忽听流泉倒槛鸣。
人事天时无定迹,江湖廊庙独关情。
少陵寂寞遗篇在,翠筱红蕖足雨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托翁雨宿浣花草堂和韵二首》是一首明代诗人王立道创作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王立道:明代诗人,字宗伯,号青萝子,别号青萝山人,浙江嘉兴人。他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诗见长,其诗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1. 诗歌原文
  • 闇闇江云拂地生,百花潭水月微明。乍看宿鸟惊枝堕,忽听流泉倒槛鸣。
  • 人事天时无定迹,江湖廊庙独关情。少陵寂寞遗篇在,翠筱红蕖足雨声。
  1. 诗句解析
  • 闇闇江云拂地生:描绘了江面上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 百花潭水月微明:描述了潭水在月光的照射下显得分外清澈,同时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清明。
  • 乍看宿鸟惊枝堕:通过突然看到鸟儿从树枝上跌落的瞬间,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之情。
  • 忽听流泉倒槛鸣:描写了听到泉水在栏杆旁流淌的声音,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 人事天时无定迹: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事难料的感慨。
  • 江湖廊庙独关情:指出尽管身处繁华的江湖之中,诗人的内心却始终关注着朝廷政事,体现了他的忠诚与忧国忧民之心。
  • 少陵寂寞遗篇在:借用杜甫的名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未得到施展的遗憾。
  • 翠筱红蕖足雨声:描绘了雨中荷叶和荷花的景致,以及雨水落在它们上发出的声响,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感。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邃:诗歌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境界。
  • 语言优美:诗歌用词考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 寓意深远: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作于明代正德年间,当时政治动荡不安,社会矛盾尖锐。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王立道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情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1. 文化影响
  • 作为明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托翁雨宿浣花草堂和韵二首》不仅在当时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不仅是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也是了解那个时代社会风貌和文人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

《托翁雨宿浣花草堂和韵二首》是王立道在特定历史时期创作的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不仅可以领略到诗人深邃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还可以深刻感受到诗人对国家、社会和人生的深深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