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骢马双紫缨,绣衣晃晃初日明。
慨然别我向闽越,索我为歌武夷行。
武夷之山何嵚崟,青峦赤嶂双千寻。
连峰回合三十六,翠玉克画芙蓉森。
我闻此中灵气聚,往往群仙下芝羽。
地脉似与三山通,终南王屋那能伍。
秦人初识武夷君,汉世曾传封禅文。
鸾车一去千岩暝,幔亭彩屋飞氤氲。
悬崖石室何年发,坐视人寰意超越。
明月时窥仙灶丹,流霞常护灵函骨。
丹成骨蜕故依然,瑶草琅玕满洞天。
樵客问津花落处,山人得道鹤归年。
吁嗟名境岂常遇,昔贤千载悲同趣。
谪仙天姥空梦游,昌黎华岳穷归步。
我亦曾修餐玉方,青城石髓谁能将。
吹笙浪拟追吾祖,执戟犹惭作汉郎。
羡君斯行真自得,而我犹怜阻南北。
何人还同赓棹歌,颓然不辨沧洲色。
武夷行赠王石沙侍御按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武夷行赠王石沙侍御按闽》是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山高水长云气低,万壑千岩一径迷。
松月清风人未老,雪霜风雨客来稀。
烟霞深处僧多住,山水之中客少归。
莫问前程何处去,武夷行尽即天涯。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诗人通过描述山高水长、松月清风等自然景观,表达了对武夷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武夷山中所感受到的人文气息和社会风貌。最后两句“莫问前程何处去,武夷行尽即天涯”,更是点明了诗人的豁达胸怀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这首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