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过宝应,野宿两昼馀。
世味尝来饱,湖光入望虚。
穷途悲阮籍,多病哭相如。
报国成何事,霜侵两鬓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天长过宝应,野宿两昼馀。
世味尝来饱,湖光入望虚。
穷途悲阮籍,多病哭相如。
报国成何事,霜侵两鬓疏。
。
《自天长县至宝应途次小路甚艰偶作》是清代诗人李调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四句:
山重水复路难行,雨打芭蕉叶乱鸣。
风送孤灯人独坐,月明千里梦相逢。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思考。诗中,“山重水复”象征着道路艰难曲折;“雨打芭蕉叶乱鸣”,则借雨声传达出一种凄凉、孤独的情绪。“风送孤灯人独坐”,描绘了夜晚旅途中的寂寞和内心的孤独感。“月明千里梦相逢”,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旅途中,也希望能与心爱的人或朋友相聚的渴望。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映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