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汪仲子

还子无苦颜,羁人寡欢趣。
宛马东道来,西风常反顾。
予也塞鄙人,谬习从章句。
会值好文时,凌风偶鸾翥。
天路岂不廓,翱翔非所慕。
华岳云台边,翳翳绕松树。
其下盘茯苓,其上栖白鹭。
归与依吾乡,延年而保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汪仲子》是明代诗人王维桢的作品。下面将介绍这部作品的内容、背景、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作者简介
  • 王维桢,字允宁,号槐野,生于明陕西华州。
  • 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进士后,历任修撰、谕德等职,曾官南京国子祭酒,因关中地震遇难。
  1. 作品原文
  • 《别汪仲子》是一首五言诗,其原文内容如下:“还子无苦颜,羁人寡欢趣。宛马东道来,西风常反顾。予也塞鄙人,谬习从章句。会值好文时,凌风偶鸾翥。天路岂不廓,翱翔非所慕。”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世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个人对于学问的追求和志向。
  1. 作品赏析
  • 王维桢的诗歌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在《别汪仲子》中,他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
  • 诗中提到“宛马东道来,西风常反顾”,形象地描绘了一幅送别的场景,同时寓意着人生道路上的无常与离别的痛苦。
  • “会值好文时,凌风偶鸾翥”则表达了作者在文学上有远大抱负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够像鸾鸟一样高飞。
  1. 创作背景
  • 王维桢的生活背景复杂多变,他在仕途上曾经历挫折,但在文化事业上有着深厚的造诣。
  • 《别汪仲子》的创作可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悲欢离合,也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文人情怀。
  1. 名家点评
  • 在古代文论中,王维桢的诗歌被认为是有深刻内涵的文学作品。他的诗作被后人多次引用和评述,成为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资料之一。
  1. 轶事典故
  • 王维桢在任南京国子祭酒期间,曾因为母亲的去世而辞职归家。这段经历在他的诗歌中也有体现,如“误习从章句”等句子,反映了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1. 作品赏析鉴赏
  • 《别汪仲子》不仅是王维桢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也是明代诗歌艺术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别汪仲子》作为王维桢的代表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重要的地位,也在历史和文化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其内容的深入分析,可以进一步理解王维桢的诗歌艺术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