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长沙

片帆东下过长沙,湘水平铺入望赊。
岳麓树园书院静,洞庭波荡石门斜。
贾生作傅常忧国,屈子离骚不顾家。
南去北来琴鹤厌,年年孤客在天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经长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作描绘了作者经过长沙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湘水、岳麓书院、洞庭湖等自然景观以及贾谊、屈原两位历史人物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在《经长沙》中,诗人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的美,更通过这些景观引发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感慨。诗中提到“岳麓树园书院静,洞庭波荡石门斜”,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贾谊、屈原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怀念,他们的故事让诗人深感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发深深的思考。

《经长沙》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也对其意义有着深刻的影响。唐代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社会动荡、文人感慨的时代,杜甫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其作品深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杜甫身处乱世之中,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这种情感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对《经长沙》的阅读,可以感受到杜甫作为一个时代的文人,其忧国忧民的情感和对历史传统的尊重。

《经长沙》不仅是杜甫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审美眼光。通过对《经长沙》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杜甫及其时代的特点,同时也可以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